畜牧兽医专业是我院开设最早的一批特色专业,起源于1956年开办的黔东南州农业学校,专业有60多年的办学历史,1999年开设大专班,2001年升格为高等院校后开始独立开设大专班。60多年来,为黔东南州农牧系统培养了众多专业人才,对地区农牧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专业师资:
畜牧兽医专业具有支较高教学水平和较强实践能力的专兼结合教学团队。现有教授2人,副教授3,讲师4人,助教2人,实验师1人,博士学历2人,硕士学历7人(1人在读博士),团队成员双师素质100%。有执业兽医师3人,技能鉴定考评员5人,动物疫病防治员高级技师1人,技师5人。团队获得学院校级优秀教学团队,团队成员积极参与科研项目,截至目前共获得省农业攻关项目1项,省教育厅项目2项,州科技计划项目8项,市科技计划项目2项。团队成员中有5人有省科技特派员经历,2人有基层挂职经历,4人有基层或企业工作经历,团队成员每年受邀开展技能培训,年培训千余人次。
人才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扎实的科学文化基础和畜禽饲养管理、畜禽营养需求、畜禽遗传繁育、畜禽病理、畜禽疾病诊疗及相关法律法规等知识,具备畜禽饲养管理、畜禽选种繁育、日粮配合、畜禽常见疾病防控及诊疗等能力,具有工匠精神和信息素养,能够从事畜禽繁育、畜禽饲养管理、畜禽疾病防控、畜禽饲料加工与销售、动物疾病诊疗、畜牧场经营与管理等领域工作,毕业 2-3 年后具有懂技术、能管理、善经营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人才培养模式:
围绕民族区域农业经济发展,依托“校、企、政、行” 共育人才培养平台,深化“产教融合、校企一体、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机制,实施“三双、四阶段能力递进”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双境培养、双师共教、双证融通”。
专业课程体系:
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就业、创业为导向,着重考虑学生可持续发展,构建实施“通识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技术课+专业拓展课+创新创业课程”的课程体系。
教学实训平台:
建立了“产教研”于一体的实践教学平台,在校内建有畜牧生产综合实训室、兽医微生物综合实训室、兽医临床综合实训室、动物疫病监测中心、动物影像室、动物药房、实验动物管理中心等,可满足学生校内的基础实训实践和省级和国家级职业技能大赛培训。在校外与贵州正大、贵州新希望、贵州温氏、贵州日泉农牧、长顺天农养殖公司、贵阳小动物医师协会、贵州海大、湖南佳和农牧等20余家企业建立了稳定的学生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企业有专门师傅带领学习,学生的实践技能不断提高。
教学操作演示现场
技能竞赛月考核现场
户外实践教学现场
就业岗位及职业发展: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畜禽养殖企业、畜禽良种繁育场、饲料加工与销售企业、兽药生产与销售企业、基层畜牧兽医服务机构。毕业后学生通过不断努力,成为行业企业的技能人才,行业企业管理人才。
教学成果:
在专业建设过程中,我院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大力推进产学研合作,聚合多方资源,全面提升实践教学条件和技能技术服务平台,畜牧兽医专业不断进取,技能竞赛成果累累,先后获得国家级奖项2项,省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行业赛若干项。培养出了一大批扎根基层、服务乡村振兴、致力三农事业的优秀毕业生。
部分获奖证书展示
部分优秀毕业生风采
随着畜牧兽医专业各方面条件的不断改善,校内外实训基地不断完善,乡村振兴服务能力在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达97%以上,专业对口率94%以上,自主创业率达到5%以上,专升本学生比例不断升高,还有部分优秀学生通过研究生考试进入名校继续深造。随着国家和贵州省对农牧业的高度重视,农牧产业集约化、工业化的发展,畜牧兽医专业有着广阔的前景。
终审 :生环系